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綠意合好
合好綠意科技廊道植物簡介
窗簾蕨
腎蕨屬的多年生植物,原產於熱帶亞洲及非洲。走莖先端向外伸展後接觸介質會長出叢生芽。葉叢生,淡綠色,自根莖上長出,一回羽狀複葉,葉柄短,小羽片披針形。葉片柔軟垂墜,最長可達到2公尺以上。
黃金葛
拎樹藤屬常綠草質藤本,原產所羅門群島。莖延伸蔓爬,以發達氣根黏附支持物上攀爬,蔓長可達20公尺。互生心形葉,葉長7~50公分,寬4~40公分,葉面上有黃色斑紋。自然狀況下極罕見開花,經研究是因為基因缺損,不能產生足夠的生長激素來刺激開花;在經過特定刺激或施用生長激素後可以開花。佛燄花序開於葉腋,白色佛燄苞長約20公分。
嬰兒淚
玲瓏冷水花,冷水花屬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島嶼。莖匍匐性,易分枝,觸土易生根。對生圓形或倒卵形葉,淺綠色,葉面光滑且有光澤,葉端呈淺鈍鋸齒。聚繖花序組成圓錐花序,雌雄異花或兩性花;花微小,白色。瘦果卵形淡黃色,壓扁狀,膜質或硬殼質,被宿存花被包被。
常春藤
原產歐洲、亞洲和北非。常綠多年生藤本觀葉植物。莖半木質化,多分枝,莖上有氣生根。葉互生,革質,油綠光滑;葉有兩型:營養枝之葉呈三角形狀、卵形或戟形,常三淺裂或全緣;結果枝之葉橢圓狀卵形,全緣。花多數,常15~20枚形成一繖形花序,然後由繖形花序排列成頂生的總狀花序。秋季開花。果為漿果狀核果,球形,熟時黑色或藍黑色。
細葉七里香
又稱細葉月橘、小葉七里香,原產亞洲南部和澳洲,為月橘的園藝栽培種。七里香實生的變種,為常綠不落葉,花白頂生或腋生呈繖形花序,香氣遠傳,故有此名。
口紅花
原產印尼一帶,有附生性。花莖枝細長呈懸垂狀,尖橢圓形的葉片色彩濃綠,質厚且富光澤;花卉每數朵簇生於枝條端部,紅褐色的長筒狀花萼密生著細小的茸毛,從毛萼裡還會伸出艷紅的長條形花苞。
樹蘭
樹蘭屬常綠灌木或喬木,分布中國華南至東南亞。互生單數羽狀複葉,革質倒卵形小葉對生,小葉有3~5片。圓錐花序腋生,花分為雄花與兩性花,黃色花瓣5枚,花微小,有芳香。橘紅色漿果卵形或球形。開花結果期夏至冬季。
黃金扁柏
黃金扁柏為柏科側柏屬常綠灌木,樹高約50~250公分,樹冠圓錐狀,枝展開呈側立,比側柏小,樹冠較寬大,枝葉密集青翠,新芽呈金黃色。葉側出,鱗片狀三角狀卵形、對生而成扁平四列,新芽呈金黃色,常年青翠,葉帶黃暈長枝上之葉較疏,短枝之葉密緻覆疊,常年晶綠青翠,尤其春季發新芽時,新枝綠葉中略帶黃暈,因此稱它為黃金扁柏。性喜潮濕、日照足且通風良好處。溫度也不宜太高,否則生長不佳。
檀香柏
原產印度、印尼及馬來西亞,為常綠喬木。樹皮灰紅褐色,枝葉密生,多分枝。樹冠圓錐形,葉多為鱗狀葉,針形葉少數,小葉對生。毬果長橢圓形,性喜日照充足,喜冷涼氣候。
狐尾竹
狐尾武竹,別名:狐狸尾、狐尾竹。原產於南非。常綠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短縮匍匐,植株叢生狀,其下有肥大紡錘形塊根;莖上小枝及假葉密生,猶如狐狸尾巴,帶有黃綠色光澤。總狀花序腋生,白色,具香味。漿果球形,熟時由綠轉為紅色,內有種子1~2個。種子黑色,圓形。
瑪格麗特
瑪格麗特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於澳洲,分枝多,株高15~80公分,老莖呈木質狀,表皮常呈鱗片狀剝落。葉多互生,羽狀細裂,正面青綠色,背面淡綠色。花有單瓣、重瓣之分,單瓣者花朵較小,但花量大;重瓣者花朵較大,但開花數較少。瑪格麗特的花期甚長,自早春至秋季均能開花,因為莖部容易木質化關係,所以取名木春菊,又因植株會發出類似蓬蒿菜(即茼蒿菜)的特殊香味,所以也叫做蓬蒿菊。在西方,瑪格麗特還有法蘭西菊、小牛眼菊等別稱。野生的瑪格麗特,以白色品種居多,主要分布在中部中高海拔山區,如:玉山,園藝栽培另有粉色和黃色等品種,黃色品種常被叫作情人菊。
象牙木
原產於臺灣恆春半島、蘭嶼海岸地帶,亦分布於印度、馬來西亞、澳洲及琉球。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2-5公尺,木材質地密緻堅實,紋理有光澤,是上等木材原料。
雲南黃馨
常綠藤本或蔓性灌木,枝下垂平滑呈蔓狀,略四稜。原產於中國雲南、四川、貴州。臺灣引進普遍栽培,各地庭園常有,除平地栽種外亦可供在中海拔地區之植栽,因其生育溫度在20℃左右,生長甚佳。
旅人蕉
原產非洲馬達加斯加,中國廣東及臺灣。樹幹像棕櫚,高5-6公尺,節環顯著。樹姿非常特別,葉片排列如扇,迎風招展,頗富熱帶風光,亦是世界著名景觀樹。在熱帶地區,旅人蕉的葉鞘基部及花苞片可貯甚多量之鮮水,供旅人緊急飲用的水源。
錫蘭葉下珠
原產於錫蘭、印度,常綠灌木,高多在2公尺以下,莖多分枝,枝葉繁茂,側枝細長,嫩枝黑紫色,多數在側枝上作羽狀排列,長短不一。錫蘭葉下珠性喜高溫,全日照、半日照均可;再生力強,可隨時修剪造型;全株細緻柔美,是優良造景樹種,常被栽種作盆景、庭園栽植及矮籬用。
鹿角蕨
原產於雲南西南部盈江縣那邦壩,海拔210-950公尺山地雨林中。為附生形氣生植物,植株多呈懸垂性,附生於蛇木柱,樹幹等;根莖部位短而肥厚,基部可見黑褐色的鱗片,是附著他物生長的部位。葉有二型,不稔性假葉呈圓形或扇形,原為灰綠色隨生長漸變乾褐色,能包覆基部之附著物,另一葉片為有稔性,葉背能生長孢子囊群,懸垂性,形似鹿角,全葉披覆一層柔毛。
偃柏
刺柏屬常綠灌木,原產韓國、日本九州濱海地區與日本海島嶼。葉片有兩種型態;刺葉披針形,三片交互輪生,常發生於幼樹或修剪後萌生的新枝。雄花黃色,雌花綠色。開花期春季,結果期夏季。
九重葛
多年生藤狀灌木,嫩莖有刺,老粗莖無刺。葉心臟形或三角形,全緣,對生。花小不顯著,通常無花瓣,聚繖花序,花苞特別大而明顯,三合生,似花(我們通常所認為的花),有紫、紅白、橙黃或深紅等色,有單瓣、重瓣及斑葉等品種。花期視品種而定,常見於冬、春季。苞片三片合生,質地很薄有如紙張。
觀音棕竹
棕竹屬常綠灌木,原產中國西南至南部。莖叢生有節,上部有葉鞘分解的網狀纖維,地下有走莖。葉掌狀深裂,每裂片長寬常不均等。雌雄異株,黃色花微小。果實倒卵形,成熟淺黃色。開花期夏季,結果期秋季。
巴西野牡丹
常綠小灌木,高50~150公分,略作四方莖,嫩枝、葉片與萼筒密生倒伏狀粗毛;葉對生,3~5出脈。桃紅五花瓣,碩大而明顯,最最特別在雄蕊,初開時白色,1~2天後變為紫紅色;10根分兩型,長短各一半,花絲具關節,上段成彎勾,是為一特色。用種子繁殖。花期長,幾乎是整年開花,極具觀賞價值。
七里香
臺灣海桐,別名:十里香、七里香。海桐屬常綠喬木或灌木,原產中國華南、越南、菲律賓以及臺灣。嫩枝有紅褐色毛。革質倒卵形葉簇生於枝端,搓揉葉片有特殊氣味。圓錐花序自枝端伸出,白色花瓣5枚,有芳香。黃、橘色蒴果圓形,裂開露出具紅色黏液的種子。開花春至秋季,結果秋至冬季。
桂花
木犀屬常綠灌木或喬木,原產中國西南部各省。樹高2~5公尺,主幹直,分枝的角度較小。對生革質橢圓形葉片,葉長7~15公分,葉寬3~5公分,葉緣有鋸齒或全緣。聚繖花序簇生或帚狀生於葉腋,花冠4裂,花色白、乳黃、黃、橘紅等色,花徑0.3~0.8公分,花香濃郁。黑色果實橢圓形,直徑約1公分,但園藝品種罕見結果。
紫背鴨跖草
吊竹草,別名:紫背鴨跖草,吊竹梅。水竹草屬多年生草本,原產中美洲至南美洲北部,入侵全球熱帶氣候區,臺灣山野亦被侵入。莖匍匐於地面或懸垂。葉片橢圓形,葉面紫或綠色,有兩道銀白色條紋,背面紫紅色。花頂生於苞片內,玫瑰色,花全年不定期開放。果實為蒴果。
蔓榕
越橘葉蔓榕,別名:瓜子蔓榕、蔓榕。臺灣特有種,常綠蔓性灌木。莖赤褐色,匍匐四處伸展,莖節間有不定根,嫩莖有毛茸。葉互生,橢圓形至倒卵形,厚紙質,邊緣全緣而有毛茸。隱頭花序單生或少數對生,球形。果實為隱頭花序榕果(隱花果),球形或卵形,無梗,先端凸出,外被細毛,紫紅色。花果期7~10月。
炮仗花
炮仗花為紫葳科炮仗花屬攀緣灌木,捲鬚三裂。葉三出,小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,長5~7.5公分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。圓錐花序頂生,花萼筒狀;花冠橙紅色,長約6公分,口部膨大,裂片5枚,反捲,邊緣具白毛。蒴果線形,長達30公分,種子具膜質薄翅。為綠廊、棚架之最佳材料,也可牽引作籬笆牆垣,甚或屋頂、樹冠、牆壁及地面的遮覆物用。炮仗花的花,纍纍成串,很像串聯的鞭炮,因而得名。
蒜香藤
蒜香藤因屬蔓性植物,栽培時需設立棚架,使其攀緣圍籬、牆垣生長。蔓莖枝條的長度,可達數公尺以上,莖的表皮光滑,幼莖呈綠色,老莖呈褐色。葉為三出複葉,對生,由3枚小葉組成,小葉長 6~10公分,寬2~5公分,橢圓形,先端尖。花為聚繖狀花序、腋生;每當花朵盛開時,密集的花朵成串;一般而言老株開花比新株開花多而密集,且花及葉都帶有蒜香味
大鄧伯花
原產中國廣西、廣東、海南、福建鼓浪嶼及印度、孟加拉、中南半島。生於山地灌叢。常綠蔓性藤本植物。全株密生細毛,莖葉密被粗毛。有很強的攀爬性,藤蔓可達20公尺以上,幼枝綠而軟,老枝木質化成灰綠色,全株被有粗毛,萌芽力強,莖枝交錯頻繁,遮蔭效果特佳。
四季秋海棠
四季秋海棠依植株的高低,可分為矮性種、中性種及高性種;而依其型態則可分為直立性及匍伏性,直立性品種分枝較少。低矮叢生多年生草本,株高約有10-15公分。花瓣呈波浪狀或鋸齒狀,花形則有單、重瓣之分,花色計有紅、粉紅、橙紅、深紅、白色等。四季秋海棠花期特長,周年開花,但盛開於夏季,溫暖地區則一年四季開花不斷,每當花朵盛開時,整個植株均被花朵所覆蓋。由於葉面光滑且具有臘質,故又稱為臘葉秋海棠。
腎蕨
在臺灣各地的低海拔山區普遍生長,是尋常易見的蕨類植物。球狀的地下塊莖甘甜多汁,是登山客解渴充飢的取水植物,因為形狀像腎臟,所以有腎蕨之名,另一個說法是孢子囊群的孢膜裂口為腎臟形。嫩葉片是常見的花藝素材,俗稱玉羊齒。腎蕨耐陰,室內外曬太陽或陰暗處都可以生長,在綠美化以及淨化室內空氣都有不錯表現。
銀葉菊
銀葉菊為多年生草本植物,株高約15~30公分,分枝性強,叢生狀,全株密覆白色絨毛,猶如皚皚白雲披被,與其他色彩的純色花卉配置栽植,效果極佳,是重要的花壇觀葉植物,適合盆栽或花壇美化。葉片厚肉質,匙形或羽狀裂葉,正反兩面密覆白色絨毛,裂片如雪花圖案,極為雅緻。頭狀花序,頂生或腋生,花兩性,黃色,單瓣花型;小花為管狀花,總苞呈圓柱狀,苞片1層,與花冠等長。瘦果褐色。銀葉菊常用種子繁殖。一般在8月底9月初播於露地苗床,約半個月左右出芽整齊,苗期生長緩慢。
黑葉冷水草
冷水草株高約30公分,呈匍匐狀,植株平滑或有毛,莖之肉質並帶有紅色褐色彩之直立性;十字對生,葉緣上半部具鋸齒緣下半部具全緣,橢圓形葉,具薄肉質葉,葉面僅於主脈及第一側脈處凹陷,脈間凸出,如同波浪狀高低起伏有序,突出部分呈閃亮銀白色斑塊,由深綠色襯底。雌雄同株或異株 ,總花梗自葉腋間挺出。
一串紅
原產巴西,現有許多園藝栽培種。一、二年生草本,高 20~80 公分,莖四稜形,光滑,分枝多呈叢生狀。花色有紅、粉紅、紫、黃等,具長筒狀花冠及鐘形花萼,幾乎全年開花。輪繖花序,花穗自莖頂抽出,具2~6花,密集成頂生假總狀花序,苞片卵圓形;花萼鐘形,長1~2.2公分,緋紅色,上唇全緣,下唇2裂,齒卵形,頂端急尖;花冠紅色,冠筒伸出萼外,長約3.5~5公分,外面有紅色柔毛,筒內無毛環;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外。瘦果,卵形,有3稜,平滑,其種子外表有一層膠質。
萬壽菊
萬壽菊株高30~90公分,一二年生草本,品種極多,有高性、矮性,花型有單瓣或重瓣,花色有鮮黃、金黃、橙黃等色。莖直立多分枝;葉互生,深裂,幾乎達葉的中脈,邊緣有鋸齒,葉緣有數個腺點,分泌特殊氣味花;頭狀花序,頂生,花色自白、黃至橙、紅各種深淺均有,花期長,秋、冬之時開花,花徑5~10公分。5~8月為盛花期。果實為瘦果,圓柱形,種子細長,一端有冠毛,冠毛鱗片狀。
勳章菊
勳章菊為菊科,勳章菊屬,屬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有線形及羽狀之分,從根部輪生,一般葉色為綠色,但有的品種葉面上會著生白色細毛,看起來有如銀灰色。花梗細長,單生一花,在舌狀花的基部,具有環狀黑色或褐色的斑紋,整個花序有如勳章,故名勳章菊。花朵稍具紙質,適合做乾燥花材。勳章菊花朵絢麗多彩,花瓣亮澤,在春天到秋天只要陽光充足都會開花,早晨開放,晚上閉合,可持續十餘天;花期大概為春末至初夏,喜陽光,喜生長於較涼爽的地方;耐旱、耐貧瘠土壤;半耐寒,因此在冬季較溫和的地區可順利越冬。勳章菊半耐寒性,冬天只要溫度不要太低都可以輕易過冬,夏天不怕太陽,但是以涼爽的環境佳。
圓錐石頭花
圓錐石頭花,別名滿天星、宿根滿天星、錐花絲石竹、圓錐花絲石竹、絲石竹、錐花霞草,為石竹科石頭花屬的植物。原產於中東歐,多生在固定沙丘石質山坡、河灘、草地或農田中。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粗壯。莖單生,直立,多分枝。葉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,頂端漸尖,中脈明顯。圓錐狀聚傘花序多分枝,花小而多;花梗纖細,苞片三角形,花萼寬鐘形,花瓣白色或淡紅色,匙形。蒴果球形,種子小,圓形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該種花型花色美麗,被廣泛應用於鮮切花,是常用的插花材料,觀賞價值高。其根、莖可供藥用。圓錐石頭花的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,高30-80釐米。
嫣紅蔓
多年生草本,株高10~50公分,為兩性花,植株矮叢狀,纖弱,枝條伸長後呈半蔓性,葉腋易生短側枝,莖節易發根。單葉對生,葉卵形、長卵形,葉端鈍狀,葉基截狀、略心形,葉面濃綠、橄欖綠色,密佈紅、粉紅、白等色斑點,光線不足時,葉斑易逐漸變少、縮小、淡化,羽狀脈,不具托葉,葉柄綠至紅褐色,依品種而異。花果期周年,夏季較盛,花為淡紫色穗狀花序。喜好疏鬆、微酸性、富含有機質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喜好溫暖的環境,16-20℃生長最佳。
白晶菊
一至二年生草本植物,植株矮小,白晶菊的植株高度約15~25公分。葉呈一至二回羽狀淺裂或深裂,葉色濃綠。花為頭狀花序,頂生,盤狀,邊緣舌狀花白色,中央筒狀花金黃色,色彩分明、鮮豔,花徑3~4公分。株高15公分即可開花。花開後結瘦果,種子多數,褐色,扁橢圓形,有縱稜約12條,長約0.2公分,徑約0.15公分,五月下旬左右成熟。一般品種的花徑約2~3公分,但目前已有花徑3.5~4公分的改良種。
矮牽牛
矮牽牛雖然名稱有「牽牛」兩個字,但和我們所熟知的牽牛花並沒有關係。因為矮牽牛的花也是喇叭形,與牽牛花十分相似,所以人們便以貌取名叫它矮牽牛。矮牽牛花多、花色富變化,花色有純白、粉紅、深紅、深紫等,更有雙色混合。花有單瓣、重瓣之分,花瓣邊緣有平坦者,亦有呈波狀者。希望矮牽牛繁花如錦,首要條件是陽光充足。有足夠的日照,矮牽牛花朵顏色才會飽和,而且朵朵碩大。選擇日照至少四小時以上的陽台或窗台來栽培。同時通風也得好,悶熱潮濕的地方,矮牽牛容易生病。花腋出,冬季至春末花開不絕,色彩瑰麗。日照需充足。開花後極易結子,但繁殖的後代易退化─植株抽長,開花漸小。因此雜交第一代開花最大最美。